我院重症PT康复治疗师再次受邀担任第十一届华西康复国际论坛-基于PNF 技术偏瘫患者上肢康复治疗培训班讲师
阅读:
7月1日-2日,2023西部康复论坛暨第 11 届华西康复国际论坛---基于PNF 技术偏瘫患者上肢康复治疗培训班在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康复医学科成功举行。四川省康复治疗师协会-PNF技术专委会常务委员、成都顾连锦宸康复医院重症康复治疗中心副主任兼重症PT组长杨杰老师再次受邀作为授课讲师,为参会学员带来PNF技术的全面解读和深度剖析。
这是杨老师第二次受邀担任培训班的授课讲师,既是对其康复专业技能的认可,也是对我院持续引入先进康复治疗技术与模式,开展学科技术内涵建设,提高康复医疗技术水平,探索多元化康复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优质康复服务的高度肯定。
培训中,杨老师以《基于神经科学的PNF技术浅析》为主题,从PNF的基本神经生理学原理以及基本运动模式,告诉学员什么是PNF技术;围绕触觉刺激、视觉刺激、阻力、牵引、挤压、牵拉、时间和空间总和等基本原理以及基本程序等,以点及面,进一步加深了学员对PNF技术的了解;结合多年康复临床经验,针对主要功能障碍问题运用PNF理论和技术的详细分析和处理,多角度深入探讨,侧重分享PNF技术的选择以及临床评估与治疗,引导学员如何系统化应用于中枢神经、周围神经、肌肉、骨骼、关节等组织受损后引发的运动功能康复中,为学员在PNF技术的应用中拓展了新思路。许多学员表示通过学习,自己对康复临床治疗的思路更加清晰,今后也能更有逻辑地将理论与技术整合,并灵活应用于康复治疗和训练中。
授课过程中,杨老师还分享了我院多个真实有效的康复案例,以互动教学的方式,规范学员PNF技术临床场景运用的标准化。不仅体现了顾连锦宸康复标准的规范性,康复体系的完整性,学科技术内涵建设的专业性,也对提高学员PNF技术的临床运用能力以及教学能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PNF不只是一种治疗技术,更是一种治疗哲理”。这种治疗哲理要求康复治疗师使用积极的、具有功能性的方法,通过动员患者的残余功能,考虑患者的整体性并使用运动学习和运动控制的原则对患者实施康复治疗。培训中,杨老师强调,“作为合格的康复治疗师,应该学会在临床康复治疗中,根据患者的整体情况,灵活运用该技术,以便从患者身上获得积极反馈。”这也是我院对康复治疗师的要求。“一切以患者为中心,任何技术都应该优先服务于患者。”
PNF又叫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是由神经、肌肉、本体感觉共同参与的以神经发育为促进方法的治疗手段,主要通过给予触觉、视觉、听觉以及本体感受的感觉输入,从而获得感觉神经的输出,促使肌张力发生变化,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目前,在实际临床康复中,我院已将PNF技术运用于ICU危重症患者的早期康复,通过PNF技术的介入,以促进患者脱机、拔管、促醒及肢体功能恢复。“经过多次实践证明,对危重症患者介入PNF技术对促进患者的脱机、拔管、促醒及肢体功能恢复有着重要作用。” 同时,PNF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可运用于偏瘫患者、具有神经系统疾病、骨关节疾病的患者和各种肌力减弱、运动控制不良的患者,比如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骨折的康复训练。
PNF技术的作用机理,包含在名字中 —— 促进本体感觉。“本体感觉”是人体的重要感觉,它是指肌、腱、关节等运动器官本身在不同状态(运动或静止)时产生的感觉(例如,人在闭眼时能感知身体各部的位置);因位置较深,又称“深部感觉”。
简单来说,我们做任何一个动作的时候,身体都应该对这个动作有所觉知,这是本体感受可以提供给我们的。
但因为各种原因,患者只能依赖外部感觉,即视觉、嗅觉、听觉等来进行感受,本体感觉不佳,比如偏瘫患者。这反映在运动中,便是无法完成动作或者低效的动作。
在运用PNF的时候,治疗师可以将患者带入到动作的起点和终点,感受所处的位置和感觉,在起点与终点之间来回过度、重复,并施加特定的引导(包括助力或阻力),从而让患者学会动作,提升运动能力。
近年来,我院康复治疗团队深入探索PNF技术在康复临床中的应用,对上下肢运动功能障碍、肩关节疼痛和半脱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平衡及步行能力障碍等患者的康复评估与治疗,取得了好的效果。接下来,我院将持续推进 PNF 技术及其他国内外先进康复技术的深入开展,以康复为核心开展MDT多学科联合诊疗,以疑难复杂功能障碍为重点建设学科特色,再结合针灸、小针刀、中药熏蒸等中医康复治疗,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西结合的康复治疗模式及技术体系。
编辑: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