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BL赛场超燃!名校球员都在收藏的“运动损伤防护指南”来了,速存!
2025年#亚洲大学生篮球联赛(AUBL)即将在杭州精彩开赛,清华、延世、浙大等12所顶尖高校的球员将在场上拼抢激烈。然而,高强度对抗下,运动损伤成为影响球员表现甚至职业生涯的“隐形杀手”。据国际运动医学期刊统计,篮球运动员的损伤率高达80%,其中踝关节扭伤、膝关节韧带撕裂、肌肉拉伤最为常见。[1]
今天,小顾将揭秘一份连名校球员都在收藏的运动损伤防护指南,帮助运动员和普通篮球爱好者远离伤病!
1. 踝关节扭伤
踝关节扭伤是篮球运动中最常见的损伤之一,通常发生在急停、变向或落地不稳时。外侧韧带(距腓前韧带)是最容易受伤的部位。
防护方法:
赛前热身:动态拉伸腓骨肌群,提高踝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护具使用:佩戴踝关节护具(如绷带或支具)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撑。
落地技巧:落地时保持膝关节微屈,避免足部过度内翻。
康复建议:
急性期遵循 PEACE·LOVE原则(P保护,E抬高,A抗炎药物的合理使用,C加压,E健康教育,L适当负重,O保持乐观心态,V有氧运动,E训练)。
恢复期进行平衡训练(如单腿站立)以增强踝关节稳定性。

2. 前交叉韧带(ACL)损伤[2]
ACL损伤是篮球运动中较为严重的损伤,通常发生在急停、变向或跳跃落地时。女性运动员由于解剖结构和激素水平的影响,风险更高。
防护方法:
神经肌肉训练:单腿平衡练习、跳箱落地训练(强调屈膝缓冲)可以降低ACL损伤风险。
穿戴建议:功能性护膝可以在高风险动作中提供额外保护。
康复建议:
ACL损伤后通常需要手术重建,术后康复需循序渐进,重点恢复关节活动度、肌力和神经控制能力。

3. 肌肉拉伤(股四头肌/腘绳肌)
肌肉拉伤多因热身不足、疲劳或柔韧性差导致,常见于快速启动或突然发力时。
防护方法:
动态热身:高抬腿、弓箭步行走等动作可以激活下肢肌肉。
离心训练:北欧挺(Nordic Hamstring)是预防腘绳肌拉伤的有效方法。
康复建议:
急性期冰敷和加压包扎以减少肿胀。
恢复期逐步进行拉伸和力量训练,避免过早重返赛场。

1. 热身与拉伸
动态热身:赛前进行10-15分钟的动态拉伸(如高抬腿、侧滑步),提高肌肉温度和关节活动度。
静态拉伸:赛后进行静态拉伸(如股四头肌拉伸、腘绳肌拉伸),帮助肌肉放松。
2. 护具选择
踝关节护具:Zamst A2-DX等护具可提供稳定支撑,适合踝关节易伤者。
膝关节护具:功能性护膝(如Bauerfeind)适合ACL损伤高风险人群。

3. 恢复技术
冰敷与热敷:急性损伤后48—72小时内冰敷(根据皮肤温度和肿胀情况而定),后期可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泡沫轴放松:针对小腿、大腿后侧等易紧张部位,缓解肌肉疲劳。
4. 营养与睡眠
蛋白质补充:运动后及时补充蛋白质(如乳清蛋白)有助于肌肉修复。
充足睡眠:睡眠是身体恢复的关键,建议每晚7-9小时。

1. 冷热交替疗法(Cryotherapy)
超低温冷疗(-110℃)可减少肌肉炎症和延迟性酸痛,职业球员常用。[3]
2. 动态贴扎(Taping)
肌内效贴通过促进淋巴回流和肌肉支持,帮助运动员缓解疼痛并保持活动能力。
3. 血流限制训练(BFRT)
通过加压带限制部分血流,低负荷训练即可达到肌力增强效果,适合康复期使用。
4. 筋膜刀松解(IASTM)
通过特殊工具松解筋膜粘连,改善肌肉弹性和活动范围。
5. 智能穿戴设备
如Catapult GPS背心可实时监测运动负荷,预防过度训练。
6.深层肌肉刺激仪(DMS)
深层肌肉刺激仪(DMS)通过利用振动方向、频率、振幅的精准调节,在避免大范围组织损伤的前提下,恢复筋膜网络的动态弹性与滑动功能。

治疗师寄语——预防胜于治疗
运动损伤的防护和康复是一门科学,无论是AUBL的职业球员还是普通篮球爱好者,都应重视科学的训练方法和康复技术。只有做好预防,才能远离伤病,在赛场上尽情发挥!
参考文献:
[1] 医学骨科频道(2016)踝关节及其常见的运动损伤
[2] Bahr, R. (2023). Why ACL injury prevention should be a priority in basketball.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3] Andersen et al. (2021). The effectiveness of cryotherapy on muscle recovery. J Athl Train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编辑:周莉
校对:宣传部
审核:周超 刘津含 谢光梅
---END---
上一篇:二十四节气——大暑